2.2.5 脾

2020-06-09

脾五行属土。“土”为“地”的本性,具有滋生万物,厚德载物的特点,所谓皇天后土,中国古人素来以地为母,体现了农耕民族对土地的崇拜。同样,脾土在身体里的地位也是如此。脾具有运化功能,其运化食物和水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体现了西医的消化系统的功能,却远胜于消化系统的功能。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所以元·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脾还能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

脾的生理特性:

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1)升清。 “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气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气下流而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2)升举内脏。 脾主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脾气上升而胃气下降,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脏器位置恒定不移的重要因素。由于脾气是主升的,因而脾气上升是防止内脏位置下垂的重要保证。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直肠脱垂)等。临床治疗内脏下垂病证,常采用健脾升陷的补中益气汤治之。“中气”是脾胃二气的合称,是升降协调的冲和之气,其气下陷主要责之脾气不升,故中气下陷也称为脾气下陷。

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是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开的。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发挥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然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上输于肺,即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脾欲求干燥清爽,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五行连属关系包括: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安利一个非常实用的小儿推拿穴位:脾经。对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积湿滞、腹泻等非常有效。操作方法如下:

1、一手将患儿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桡侧缘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称补脾经;

2、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称清脾经;

3、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往返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