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中医病机实质与“瘀毒”理论

2020-05-07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是本虚标实夹杂的复合性疾病,正虚是本病的内因,为本,瘀与痰是本病继续发展的因素,为标,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病机的 4个主要环节 。气虚推动无力,血运迟缓,涩滞不前,则形成血瘀,气虚血瘀,阻痹心脉,不通则痛,发为胸痹;阴津不足,不能滋养于心,心脉失养则发心痛,虚火灼津,炼液成痰,痰阻血瘀,心脉不通即为胸痹。胸痹病位在心,脾、肾与之关系密切。陈可冀院士等提出冠心病“瘀毒”病因学说。《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中医学认为,毒邪在病因上有“内毒”“外毒”之分,毒邪侵袭人体,与瘀胶结,壅滞气血,损伤心络发为胸痹。而瘀久化热、酿生毒邪,瘀毒内蕴,痹阻心脉,而发真心痛。现代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炎性反应的病因病理基础与“瘀毒”理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