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心

2020-06-09

心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的活动。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说,心为君主之官,地位非同小可。 

在中医的角度来讲,心不仅是一个循环系统,包含着心脏器、心血、心气等。其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若是健康,神智保持清醒,可以时刻清除体内邪气,并且可提早感觉出身体的不适症状而治疗。一般癌症或是绝症之人其实都是在病情较轻时没感觉到,等查出来就是晚期了,所以无法治好。这其实就是心不主神明所致。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这个结构的帝王,若是一个国家的帝王昏庸,那么整个国家便会逐渐走向毁灭。心若是不好,人体自然多病。所以,中医里心的功能就是维持身体的健康与神智的清明。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等。   

心主血脉 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心主神志 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说法。《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若心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心主汗 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的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   

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在病理情况下则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叫做“心移热于小肠”。若小肠实热,亦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心与其他脏的关系   1.心与脾的关系:“心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主之血自能充盈,运行全身以营养各脏腑器官。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固然赖于心气之推动,然亦必需有脾之统摄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这两个方面。病理情况下,心脾两脏亦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来源不足,致心血亏虚。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也可影响脾之健运。以上两种情况最终均可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候。   2.心与肾的关系 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生理情况下,心阳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共同温煦肾阴;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滋养心阳,阴阳互相制约,使心阳不亢,心与肾保持这种“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关系。如果这种正常关系受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的证候。  

《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指出了精神与脏腑的密切联系,这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极为吻合,开创了双心医学的先河。心源性器质性心脏病指的是可以通过客观检查手段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病人往往和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共存。据流行病学调查,40%~50%的心血管病病人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心理疾患诱发或者加重了器质性心脏病“身”“心”健康才是真的健康。有由“身”不健康引发的“心”不健康,就有“心”不健康引发和加重的“身”不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大量的证据表明包括抑郁和焦虑在内的精神心理问题对心脏均有不良影响。